
精餾塔塔內件堵塞的常見原因可歸為物料特性、操作工況、設備設計/材質、外界雜質引入四大類,具體如下:
1. 物料自身特性引發堵塞:一是易聚合物料(如苯乙烯、丙烯酸)在高溫/有氧環境下發生自聚,生成的聚合物黏附在填料、塔板間隙;二是高沸點重組分(如焦油、膠質)受熱結焦,或低溫下冷凝析出固體,堆積在降液管、閥孔等部位;三是物料中含結晶性組分(如無機鹽、醇類),溫度/濃度波動時結晶析出,堵塞填料孔隙或塔板通道。
2. 操作工況不當導致堵塞:回流比控制過高/過低,使塔內溫度分布紊亂,加劇組分結晶或結焦;進料負荷大幅波動,氣液接觸不均,易造成液泛后物料夾帶雜質沉積;塔內溫度、壓力偏離設計值,破壞氣液平衡,引發物料局部冷凝/汽化,形成垢層附著在內件上。
3. 設備設計/材質問題:塔內件結構設計不合理(如降液管截面積過小、填料間距過窄),易形成物料滯留區;內件材質耐腐蝕性差(如普通碳鋼接觸酸性物料),腐蝕產生的銹垢、金屬氧化物堆積;焊接、拋光等制造工藝缺陷,導致內件表面不平整,易掛料形成堵塞。
4. 外界雜質引入:原料預處理不chedi,攜帶的固體顆粒(如粉塵、催化劑殘渣)、機械雜質進入塔內,卡在浮閥、填料縫隙;密封件老化破損,外界空氣進入塔內,與物料反應生成氧化物、聚合物;冷卻水中的鈣鎂離子結垢,或檢修殘留的焊渣、雜物未清理干凈,也會造成堵塞。
具體措施如下:
1. 物料預處理強化:原料進入塔前增加多級過濾(如100目濾網),去除固體顆粒、催化劑殘渣等機械雜質;對易聚合物料(苯乙烯、丙烯酸)添加足量阻聚劑,并采用氮氣密封隔絕氧氣,抑制自聚反應;含結晶組分的物料,預熱至臨界結晶溫度以上,或精準控制進料濃度,避免結晶析出。
2. 操作工況精準管控:設定回流比、進料負荷的波動閾值(≤±5%),通過自動控制系統穩定塔內溫度、壓力,避免局部過冷/過熱引發結焦、冷凝;定期監控塔頂/塔底組分含量,及時調整操作參數,防止高沸點重組分在塔內富集;避免低負荷長期運行,減少物料滯留時間,降低結焦概率。
3. 設備設計與材質優化:選用防堵型塔內件(如大孔徑浮閥、FG蜂窩格柵填料、寬通道降液管),增大流通間隙,減少物料滯留區;接觸腐蝕性物料的內件采用鈦合金、哈氏合金等耐腐材質,或做襯四氟、電解拋光處理,降低銹垢生成;設計時增加塔內沖洗接口,便于在線沖洗。
4. 日常維護與定期清理:制定周期性維護計劃,每月對塔內件進行目視檢查,每季度采用熱水、溶劑在線沖洗易堵部位(如降液管、填料層);停工檢修時清理塔內殘留的聚合物、結焦物,檢查內件磨損/變形情況并及時更換;定期更換密封件,防止外界空氣滲入引發物料反應。

微信公眾號

移動端瀏覽